我的商铺   会员中心   登记商家
首页 > 刘文西
名家档案
通行证:刘文西
登记时间:2016-06-27

收藏本商铺 发送站内信
统计信息
  • ·访客留言共:0 条
  • ·页面点击量:61511 次
  • 名家动态
    ·刘文西:黄土画派的守望者
    ·刘文西:与其走马观花 不如深..
    ·刘文西:到陕北和老乡一起过..
    ·刘文西:讲笔墨 求创新
    友情链接
    名家动态
    刘文西:黄土画派的守望者
    时间:2016-07-28 点击:1587次

    自1957年起,他30多次在陕北过大年;二十余年来,他又每年带领黄土画派画家到陕北和老乡一起过大年,从未间断。他说:“我爱画劳动人民,尤其是陕北的劳动人民,他们正直、淳朴、厚道、善良,他们值得我们画家永远画下去,每次来我们都感觉画不够,因为他们不仅是我们永远牵挂的人,更是值得我们永远崇拜的人。我要把60多年来对黄土地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感受在画中表现出来,是永远也画不完的。”他,就是著名画家、黄土画派创建人刘文西。

    “黄土画派”是扎根于黄土地、崛起于黄土地、以西安美院为主体的学院式画派,他们的作品形成了阳刚豪放、雄浑大气的理想现实主义风格。多年来,黄土画派始终坚持继承发扬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一直朝着革命文艺理论前进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和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黄土画派更是找到了自己的核心动力和立身之本。刘文西带领黄土画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在陕北这块厚重的土地上,60年来刘文西90多次造访这里,结交了数百位农民朋友,画了几千幅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创作了几百幅展现领袖风采和陕北乡情的力作,与陕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正做到了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刘文西倾尽一生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2016年2月19日,刘文西率领黄土画派画家马继忠、朱尽晖、刘丹、石村、刘奇伟、柯建军以及特邀嘉宾王家春、范华、王志平、巨石、刘西洁等一行三十余人,来到陕北采风写生的第一站——甘泉,开启了黄土画派第27次来陕北过大年的传奇之旅。黄土画派与陕北有着深厚的友情,淳朴、憨厚、老实的陕北人民与黄土画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到一处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老百姓把自家的米酒、年糕、饸饹、羊肉、红枣拿出来招待画家们,画家们受到群众的热情款待和拥护,每个场面都是令人感慨的“画面”构图,让画家在心灵深处感受到极大的启发和触动。

    A、60年的陕北情

    刘文西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水竹安山村,1950年入上海育才学校,师从王琦先生等,第一次接触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5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老师的教导。1958年毕业,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他以《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坚持“鲁艺”传统,坚持长期深入生活,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先后近百次深入陕北,跑遍了陕北所有的县区和山川沟壑,在重点村子一住几个月或半年,结交了许多农民朋友,画了几千幅农民肖像、上万张农民劳动和陕北风光速写,与老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创作了《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祖孙四代》《山姑娘》《黄土情》《沟里人》《老百姓》《基石》等几百幅展现陕北人物乡情的力作和60多幅表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题材的历史画,他画的毛主席像被第五套人民币采用,近年来又创作了96米长、2.1米高的表现陕北劳动人民的生活长卷《黄土地的主人》。

    刘文西创建了黄土画派,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多年来带领黄土画派画家每年至少七八次下乡采风写生,走进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中。他的绘画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方向,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和奉献精神,他的艺术不仅靠形式、语言、技巧取胜,作品中更塑造出了具有深刻个性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了独特性、生动性、真实性。刘文西的艺术宗旨是“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希望画家提高创作水平,拿出精品,以优秀作品鼓舞人。他始终将笔墨集中在塑造普通老百姓和人民领袖上,开创了现代中国画坛上“黄土画派”的新局面,在全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他的引领下,一大批有影响的画家认同、接受、追随刘文西的画风,以黄土地的劳动人民生活为创作源泉,在现代中国画坛形成了重要的具有鲜明独特性的黄土画派。

    半个多世纪以来,刘文西始终以黄土风情背景下的人民大众形象为范本,塑造了深刻的具有内在人格品质的人民形象,他提出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向时代学习。现在已经80多岁高龄的刘文西,是中国美协顾问、陕西美协名誉主席、西安美院名誉院长、全国画派联谊会主席、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还仍然执著于艺术上的探索。刘文西认为,画家只有扎根生活,才能懂得为什么人画画,怎样画画,只有把生活和人民放在心里,才能画出人民喜欢的作品。

    “陕北是来不够的,也是画不够的。”这是刘文西先生常挂在嘴边的话。“刘文西是真爱陕北,真爱陕北的人民!”刘文西的老朋友、89岁的陕北老汉张安财的评价让人记忆深刻。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刘文西已与陕北乡亲有了太多的相似点,已与陕北的黄土地融为一体。陕北人朴实、善良、勤劳、厚道,与这块黄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刘文西时刻提醒自己,要时时处处地用心感受他们的情感,将他们的精神风貌传神地勾勒出来。

    B、陕北:刘文西的精神坐标

    1958年,刘文西在搞毕业创作时,第一次来到延安。陕北高原深厚的黄土地、高远的蓝天、淳朴的人民、丰富的民间文化,深深地打动了这个来自江南水乡的后生。从此,陕北就成为刘文西的精神坐标。

    这里不仅有适合于绘画艺术的环境和人物,而且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过、战斗过。毕业实习结束时,刘文西怀着激动的心情,创作了《毛主席和牧羊人》,回校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上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发表了这幅作品,受到了毛主席的赞扬:文西画得很像我,他是一位青年画家。毛主席的话给了刘文西莫大的鼓励,也激发起了他的创作欲望。也就是从那时起,刘文西萌发了永远把陕北作为创作基地的念头。刘文西从浙江美院毕业后,为了他心中的陕北黄土地,和那里销魂的老腰鼓与惊天动地的神秘力量,他怀揣着当年在上海育才学校时发的那本《讲话》,踏上了赴西安美院任教的路途。从此,刘文西真正开始了以人民生活、革命历史和黄土地为题材的绘画艺术生涯。这个重要的决定,让刘文西从此和陕北建立起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

    文革十年间,刘文西受到迫害,几乎终止绘画。学校安排他放羊,刘文西仍会忙里偷闲拿起速写本,继续描绘让他魂牵梦绕的黄土地。1984年至1996年,刘文西任职西安美院院长,琐事缠身,画画的时间很少。但是,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连续画上几个小时。1983年刘文西曾画过13米长的《陕北秋收》、1987年又画了15米长的《安塞腰鼓》。2006年,73岁的刘文西开始绘制百米长卷《黄土人》,由《陕北老汉》《米脂婆姨》《绥德的汉》《安塞腰鼓》等8幅画组成。

    刘文西说:陕北人好,生活在他们中间,慢慢离不开了。刘文西有很多熟悉的陕北朋友,每年都要走动。任立宏是刘文西画作《知心话》中的人物原型,是画中在毛主席身边的那个陕北后生。2014年底,听说任立宏病了,刘文西两次专门赶到延安二十里铺,爬上了百米高坡的窑洞看望他,两位挚友相拥而泣的场面让周围的人不禁潸然泪下。2015年初,刘文西再次来到延安,给任立宏带来了治病的钱,却听到了任立宏去世的噩耗,80多岁的老汉像孩子一样痛哭起来。还有当年二十里铺村里的团支部书记、画作《陕北姑娘》里的人物原型桃明,她的丈夫瘫痪在床好几年了,刘文西多次给钱让他们看病和补贴家用;还有袁院明,从5岁起刘文西就为她画像,从脸蛋红润的小姑娘到胸飘红领巾的小学生,再到英姿飒爽的女青年,到她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一直画到如今;还有绥德白家硷乡的白东芳,9岁时给刘文西当模特,整整30年后,刘文西才再次见到她。看到白东芳家境一般,刘文西暗中进行资助……正是和陕北有了这种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每次刘文西来到陕北,群众就会以他们最高规格的礼仪迎接这个“乡党”,让刘文西感受到回家的温暖,有“陕北第一女说书匠”之称的牧彩云还编了顺口溜:“黄土画派刘文西,曾经百次到陕北,画山画水又画人,画不尽他的老乡亲……”

    陕北人民的深情厚谊也让刘文西感动不已:“我一辈子只画陕北,没有第二个心思。陕北人朴实、善良、勤劳、厚道,他们与这块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将他们的精神面貌传神地勾勒出来。我对众多劳动人民的描绘,其实就是在塑造历史和人物,刻画他们的性格、表情、内心,这是时代需要的,也是历史需要的,后人会在这样的作品中看到这个时代陕北人的真实风貌。”

    C、人民艺术家为人民而创作

    60多年来,刘文西始终把陕北的二十里铺、周家湾和四十里铺作为基地,寒暑假经常到那里去,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人民的一颦一笑,都已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越去就越想去,时间长了不去一次,就觉得心里空得慌。刘文西说过,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涉猎范围过宽,与其到处走马观花,不如深入一点,如解剖麻雀般,真正有所收获。所以,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陕北,黄土地也成就了刘文西这个大家。

    83岁的刘文西,生命中的激情都挥洒在了这片黄土地上。一个个窑洞都有他难以忘怀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如他家人一般的陕北乡亲。刘文西说,没有这几十年的陕北生活,没有数不清的陕北乡亲,就绝不会有他今天的艺术成就。刘文西常对黄土画派的同事说:“生活是无底洞、艺术是无底洞,要深入生活、融入百姓,情牵百姓,才能创作出反映生活、讴歌生活的好作品。”在长期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刘文西获得了大量创作素材。几十年来,他发表作品千余幅,出版个人作品集10余本,获国家级奖项7次,生活为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文西多次对人说:“我希望每年都能来陕北,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把我看到的美好的东西都画出来!我积累了那么多陕北人的形象,目睹过那么多激发我创作欲望的画面,我要把这些都画出来!”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原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刘文西说,要把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的艺术矿藏发掘出来,使其粗糙的原型变成精美的艺术作品,靠什么?唯有靠艺术家的观察和发现。有了劳动人民的立场和感情,还要有画家对于造型艺术的特殊的敏感,善于从平常的事件和人物中发现美、表现美。否则,再美的东西摆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又怎能唤起创作的热情?艺术的生命在于独特的个性,所以发现美的过程,往往就是发现个性的过程。陕北地区的环境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陕北人的形象特征是什么?陕北人的社会环境有什么特点?陕北人的心理气质有什么特征?都要靠仔细观察、敏锐发现。同是陕北,村和村还不同;同是陕北人,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孩子又不同。不靠细致的观察,就难以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因而也就无法表现他们的独特个性,创作也就必然失去它的普遍意义。“为了创作《历程》这幅画,我跑了许多偏僻的山村,画了很多河滩的石头,还画了岸边的野花、野草。我发现,即使是没有生命的石头,也是那样的不同、那样的多彩多姿,何况感情世界无限丰富的人呢!在做过多次这样的观察以后,我的画不再只是生活的一般描摹,而成了历史、现实和艺术三者的统一。”刘文西认为,深入生活,贵在坚持。偶尔下去跑跑,画几张速写,回来也能成画,“但我们应该提倡长期深入生活,和人民打成一片。坚持深入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恩惠和赐予,才能不断激发创作的热情和灵感。生活是艺术的土壤,人民是艺术家的母亲。这个熟而又熟的简单道理,却需要付出毕生的努力去实践,去体会。”

    中国画坛对刘文西的评价是:他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杰出人物,他的艺术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群众称这位扎根生活的画家为人民的艺术家,而当代艺术家们对刘文西艺术成就的评价无不归结为他深入人民、深入生活的作风。接受采访时,刘文西讲得最多的,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他说,我们党关于文艺问题的这些纲领性文献,指明了作家、艺术家创作必须遵循的道路和真理,不真心地深入生活,不真心地爱着人民,就登不上创作的高峰。艺术的根就应深深地植于人民中间。“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这是刘文西实现“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艺术主张的方式与方法。对人民浸入骨子里的爱是他坚守的“传统”,深入生活是他创作与创新的不竭源泉。刘文西曾在延安鲁艺旧址深情地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源于人民、为了人民的创作方向,虽然坚持得很苦,但很有成就感。我深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去歌颂人民,为人民而创作。”这是人民艺术家刘文西的艺术追求和人生信条,刘文西用自己60年的坚守诠释了一条真理:只有真正做到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