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道在线咨询: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道>>舞剧《家》以精雕细琢走艺术之路

舞剧《家》以精雕细琢走艺术之路

2016-07-25 17:16:15 来源:文化报 作者: 【 】 浏览:1049次 评论:0

 

    鸣凤被逼出嫁冯乐山

 

 

 

    青  几  蔓  依

 

    古往今来,经典文学永远是艺术创作的宠儿,但要改好一部经典绝非易事。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一面现实主义的、呼吁自由、民主、人性解放的鲜明旗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丰碑。其中《家》在过去一个世纪被人们用各种形式演绎过。如今由导演何川重新演绎,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精心创排的舞剧《家》以更加简单直白的肢体语言向人们展现鸿篇巨著《家》中复杂沉重的爱恨纠葛与悲欢离合。

    舞剧《家》去年11月在四川成都首演。今年7月10日,经过导演何川打磨提升后的《家》在成都锦城艺术宫重新上演,舞剧《家》以更加高水平的制作、更加感人的渲染力和更加饱满的诚意呈现在观众面前。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在观后感慨道:“这是一部制作精良值得人细细品味的舞剧!”

    让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也能看懂《家》

    舞剧《家》以高家大少爷觉新的视角,通过呈现上世纪20年代发生在成都高家的婚礼和葬礼,讲述了旧时期封建家族中的爱恨悲歌。在演员细致完美的表演中,观众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重温并感受了那个年代人的痛苦和挣扎、爱与恨、悲伤和希望。

    在7月10日锦城艺术宫的演出中,不少观众在观赏时静静落泪,在演出结束后不舍离去。从事教育工作的刘女士表示:“非常棒,很感动,通过舞剧这种较为单一的艺术形式,把《家》这部长篇小说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该剧导演何川表示,他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对《家》的打磨提升进行了反复考量和尝试。他说:“每一个剧目刚出来时就像孩子一样,需要不断地调整、打磨。”首演以来,四川省歌舞剧院邀请了很多艺术界的专家给《家》会诊。在对建设性意见消化吸收后,何川和创作团队对《家》的情节、舞蹈、灯光、服饰、道具、音乐等,都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后的《家》情感更为细腻、情节更加合理、细节更加精致。“初演时,只有看过小说原著的人才能看懂舞剧《家》,这次的改动提升,就是要让没看过小说原著的观众也能看懂舞剧《家》。”何川说。

    何川的加法与减法

    完全依靠肢体语言进行诠释的舞剧是一种短于叙事而长于抒情的舞台表现形式。为了让观众更容易从舞蹈中了解整个故事,何川在情节上做了大量改动。

    在第一版的《家》中,为表现觉新阻止觉慧与鸣凤私奔而设计的三人舞让不少观众感到困惑。而在“升级版”中,创作团队对这些地方进行了改动:令人困惑的三人舞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鸣凤与四位太太的五人舞。高家四位太太用棍棒代表的封建教条逼迫鸣凤出嫁,使得在封建礼教漩涡中挣扎的鸣凤走到了绝境,最终只能用跳湖自尽去抵抗封建社会对她的压榨和迫害,祭奠她夭折的爱情。这样的改编与之前的三人舞起着同样的作用,却对原著中复杂的剧情做了减法,而这种减法,减得更直白、更易懂,也更接地气。

    另外,在升级版的第二幕中加入了觉新与瑞珏的双人舞,与梅表姐之间的三人情感矛盾也更加浓烈和纠结。何川解释:“婚礼时的觉新与瑞珏之间是相互拒绝的。我们很巧妙地在剧中时间过去一年以后加入了这段双人舞,让觉新与瑞珏的感情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发酵,温暖彼此,直到惺惺相惜,情浓至极。这种感情的升华为最后觉新在与瑞珏的生离死别中所表现出的巨大悲伤埋下铺垫。”通过在人物情感的处理上做加法,《家》的结构更加明朗,人物感情更加细腻,情节发展更加合理。

    同样让人称道的改动还有舞段鸣凤之死。“初演中鸣凤死后的漫天花雨虽然营造了很浓的悲伤感,但在现实中是不合理的。”国家一级编导、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马文静表示,“升级版”中增加了丫鬟祭典鸣凤的情节,反而预示了封建时代鸣凤的悲剧不是个案。

    每个细节都在说话

    舞剧《家》不仅是一部立意高远的创作,也是一部精致的艺术作品。国家一级舞美灯光设计师蒙秦的加入给《家》的灯光设计带来新的理念,在他看来,灯光是一种语言,能够解读剧情,为剧中人物营造奇妙的心理空间,并感染观众。例如在觉新与瑞珏的婚礼上,红色与蓝色的灯光交替投射于剧中的“喜”字上,红色代表瑞珏对婚姻生活的期待,蓝色寓意着觉新无法与梅厮守的失落,由此形成了两位主角间矛盾而别扭的心理对话。

    服饰也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进行了适当调整。服饰的材质、色彩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剧情氛围,这是该剧舞美服装设计崔炳华的原则。在新版《家》中,鸣凤出场的服装改变了以往灰暗的色调,采用了更显年轻的明黄色,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加符合鸣凤在剧中的年龄,同时也是从侧面把鸣凤活泼、倔强的性格传递出来。另外,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演员的服装也采用了真丝面、真丝绡、皱锻、麻等各种不同的布料制作。

    观众对以四川民居为原型的舞台布景同样印象深刻。新版的《家》在布景设计上更为精致,不仅配合场景需要增加了不少元素,更重要的是每一场布景都巧妙地向观众传递了此情此景独特的情感诉求。在最后一幕觉新送弟弟远走的场景中,该剧舞美设计张继文采用了透明的纱帘营造了不同的空间感,同时在觉新与觉慧之间出现了一道“门”,与该剧开幕时的门形成前后呼应:开始的“门”带领观众走进封建残酷的家,最后的“门”带领观众走出这个家,奔向新的希望。

    其实,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家》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说话。

    与巴金对话:忠实诠释原著精神

    巴金先生的《家》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在话剧《家》中,曹禺先生把原本觉新与瑞珏的婚礼从原著中仅有的199字的描述改编为完整的一场戏,生动呈现了两人间矛盾的心理活动,从而大大丰富了原著。这一改编得到了巴金先生的高度赞扬。

    巴金先生的侄子李致曾说过:“将《家》改编为舞剧,是啃了一块硬骨头,攻克了一座堡垒。”无论是最初的改编,还是后来的打磨,何川对巴金先生的《家》并非盲目、机械的改动。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廖全京认为,舞剧《家》的成功之处在于忠实了巴金的原著,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既有创新又有继承。“很多专家对《家》提出不少高屋建瓴的建议。”何川说,我们要把专家的意见有机地、科学地转化为自己的养分,慢慢渗透到修改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诠释。

    作为在全国舞蹈界为数不多、连续10年都有作品获得文华奖、“荷花杯”金奖、“桃李杯”金奖的著名导演,何川对舞蹈和戏剧的把控能力是不言而喻的。“从对《家》的改编,我看到了导演何川的才华。对剧中独特的视角呈现,对剧情节奏的把握,对人物情感的描写,都令人刮目相看。”《中国戏剧》主编、戏剧评论家黎继德评价道。

    同时何川也强调,任何改编都是基于忠实于巴金先生的原著精神基础上的改编。他把每一次的创作都比喻为“与巴金先生的对话”,并不断扪心自问:“这样的创作能让我跟巴金先生交谈吗?”何川说:“唯有如此,创作才不会远离原著,同时又是一部以现代人的艺术观点和艺术手法所诠释的《家》。”

    作为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首部成功申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剧目,舞剧《家》即将在7月27日、28日登上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部带有浓郁川味的戏将在更高的艺术殿堂里绽放夺目的光彩。

 

    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即原四川省歌舞剧院,为四川省内第一批国办文艺院团,成立于1953年,2009年转企改制。现有专业演员、编创、艺术人才和员工120余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2名、文化部优秀专家1名、四川省省级优秀专家2名,是具有中国西部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国内一流国有艺术院团。

    建院63年来,创编了一大批优秀剧(节)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曾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编导奖、文华音乐创作奖和文华表演奖及“巴蜀文艺奖”等100多项国家级大奖。

    公司多次承担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川访问的外国元首、国际会议演出任务,并多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明珠”“中华艺苑的奇葩”,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