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道在线咨询: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道>>著名艺术家杨炳湘的山水画

著名艺术家杨炳湘的山水画

2023-05-18 09:37:50 来源: 作者: 【 】 浏览:812次 评论:0

 

杨炳湘,1947年生,四川邻水人。自幼习画, 1986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曽任诗刊社美术副编审,1997年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评选为首届“中国画坛百杰”。擅长山水画, 兼及其他,画风自然清新,重意境与格调,主张“因境变法,移情入画”。

作品在国内、国际画展中十余次获奖,1989年应邀在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1995年应邀为天安门城楼创作《万壑松风》丈二匹大幅国画,被天安门管理处收藏并在天安门城楼陈列展出,入选在北京举办的大型展览,以及在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新西兰、联合国、欧洲多国包括在中国香港、澳门等地举办的展览;入编《现代中国名家山水画集》《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精品选集·美术卷》《丹青画史∶影响中国画坛风格走向的艺术家(山水卷)》《中南海珍藏画集》《大家之路》等。传略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名人录》。出版有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杰画家·杨炳湘作品精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炳湘》等个人画集。

名 家 点 评

杨炳湘,用笔爽利遒劲,又含蓄灵秀,纯以墨色气势的润泽、醒目而动人遐思。她笔下的山水,看似随意挥洒,实则功深气足,情景相生,时出新意,画风朴实,构图简洁,笔墨劲健,清逸典雅,章法饱满,明快丰润,平稳中寓奇崛,文静中见恣肆。尤刃之于利,投身于艺术的忘我境界,实属难得!

沈鹏(本文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点评曾在2017年出版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杨炳湘》一书发表)

翻开山水画集,炳湘的山水写意画似乎把我带进了一个淡泊宁静、洒脱飘逸的空灵境界。那疏朗而严谨的构图、简率而流畅的线条、淡雅而清新的色彩,令人澄怀观道,感受到大自然的天籁清幽与澄澈全到画中来了。她的写意泼墨画风,更趋向于对山水景物意念的表达和中国水墨的悟性把握,点、画、泼、洒之瞬间,成为传达对景物意境的个性解读,纯粹是一种包容理性却又凌驾于形神之间的感性叙述。我觉得,这“意念”和“悟性”,全在烟云变灭中,因为中国画有“实处易,虚处难”六字秘诀,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还要看画之空处,炳湘的水墨写意画,正是利用虚实的变化无穷、灵空的虚无缥缈,把握山水云影和山石树木实体的对比,使其化静穆为灵动,化填塞为舒展,化直露为含蓄,使画面在意象美的创造上,将动与静、简与繁、收与放、虚与实、真与幻的矛盾对立统一起来,强化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希望炳湘能够在书画艺术道路上创作出更多的精彩作品,唯愿人们都能青睐!

冯远(本文作者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点评曾在2017年出版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杨炳湘》一书发表)

偶然从美术馆画廊经过,杨炳湘同志的画展吸引了我……看过几张之后,立即为她所特有的意境和众多的表现方法所打动。有的缥缈空阔,有的深厚苍茫,有的清新灵动,有的古拙浑朴。一个画家在同一展览会上能有如此多样的风貌,我认为,是近年来极不多见的。问题不在于多样本身,而是一种样子有一种意境,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钦佩之余,就和作者谈了起来。大概是出于对老人的尊重吧,她很诚恳地讲了自己的心得。她的原则是“应景变法”。我觉得她讲得十分切实,确实是她成功的诀窍。要说这原则倒并不新鲜,不少成功的大艺术家早就这么主张。例如苏东坡谈为文之道“要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那意思恐怕和“应景变法”差不多……炳湘同志的画,给我深刻印象之处就在于她每一张画都有一个十分单纯、统一、鲜明、简洁的基调……她把画面提炼到如此纯净……自由地舍弃一切在她看来不必要的东西……集中在她看来更强烈的东西,这样加以重新组合就出现如此纯净、简洁、集中、鲜明的意境了。沈周(明吴门派领袖)说:“得其意而后求其形则无不易矣。”我想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创作方法”。

钱绍武(本文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原教授。全文发表于1989年第11期《美术》杂志)

 

杨炳湘作品《乡情》108cmx68cm

杨炳湘扇面作品《坐看云起时》65cmx32cm

杨炳湘扇面作品《轻舟》65cmx45cm

杨炳湘作品《晨光》66cmx66cm

杨炳湘作品《晨雾》68cmx68cm

杨炳湘作品《江南春》68cmx68cm

杨炳湘作品《渔》68cmx68cm

杨炳湘作品《云里雾里》68cmx68cm

杨炳湘作品《长城》136cmx68cm

杨炳湘作品《雨后》136cmx68cm

杨炳湘作品《山家》136cmx68cm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