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道在线咨询: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道>>留住湮没在时代里的民族工艺

留住湮没在时代里的民族工艺

2016-08-29 19:13:46 来源: 作者: 【 】 浏览:3764次 评论:0
留住湮没在时代里的民族工艺 

李从会的儿媳贺树会把火草叶背上的白色绒毛捻成线

留住湮没在时代里的民族工艺 

彝族月琴表演

留住湮没在时代里的民族工艺 

彝族手工银饰

留住湮没在时代里的民族工艺 

凉山彝族民间漆器

资料图片

   

精美的银器、华丽的彝族服装、承载历史记忆的会理绿釉陶瓷品……一个个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引得现场观众不时地驻足观望、把玩。近日,以“文化之根·旅游之魂”为主题的大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四川省西昌市拉开了帷幕,这一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8项、省级项目名录105项……在数量与种类上皆位居四川省前列的多民族偏远山州,希望以此为窗口向世人展示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唤全社会对古老民族的传统工艺的共同保护,尽管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根植于多民族文化的凉山非遗

踏进非遗文化节阿诺展厅的那一刻,世界似乎沉寂下来。厅外人潮涌动的喧嚣与厅内匠人专注于手工作业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

展厅中,一件件漆器上的精美图案正在匠人笔尖轻柔地绘制下产生;清脆的敲錾声带来的是老银匠精心制作的桃形挂饰;傈僳族女子挑选最新鲜的火草叶,刮下叶背的白绒轻捻成一缕缕线;陶匠人手握泥巴置于转盘上,只需一会儿,坛子粗坯便成型。

“活态展演的形式能更好地展示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让大家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的原生性。而这些项目仅是凉山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角。”来自凉山州非遗保护科工作人员吉伍依作向记者介绍到。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多个民族世居于此。纷繁多姿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凉山州类别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美姑县的彝族毕摩文化,喜德县的彝族漆器文化,昭觉县的彝族服饰文化……无不让人惊叹。

“有些非遗项目已经面临濒危了。”吉伍依作谈到,与这些精湛的技艺形成对比的是,非遗项目无法得到市场的有力推广以及传承人数量的减少。

在四川凉山州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傈僳族人在受到现代文明影响之前,其祖辈依靠火草麻布遮雨御寒,这种布专用火麻编织而成,因此,每家每户要种火麻、学织布。每到农闲时,村里的妇女们便忙着种麻、捻麻、扯火草,织布、纺衣,当地更有“傈僳女儿不勤快,傈僳男儿无衣穿”的谚语。

火草麻布工艺十分独特,编织时有两梭,一梭为麻线,一梭为火草线,然后交织而成。火草线是用山上生长的一种当地人称火草的植物叶背上的白色绒毛,晾干或晒干后捻成线,与麻线一同织成布。这种织布工艺十分费时,从割麻、制麻线到织布,有几十个工序,一件衣服可能要织几个月。像火草织布技艺,如今还有多少人会呢?

传统匠人的无悔坚守

李从会一家三代传承着“火草麻布”织布技艺。13岁就能掌握此项技艺的李从会是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她已53岁。儿媳贺树会常年在李从会身边帮工,但她告诉记者,如今傈僳族乡的妇女们已鲜有火草织布能手,年轻人不讲傈僳话,不唱扯火草歌,对于火草织布技艺更是一筹莫展。

“可我婆婆却放不下,她每年坚持做一套这样的衣服。她说这是傈僳族人所特有的文化传统,传承传统是对老祖先的尊敬。丢了就再也拣不回来。”贺树会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套火草麻布服对记者说。

面临难题的不仅仅是火草麻布工艺,凉山州的其他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也遭遇困境。

彝族漆器起源于凉山州喜德县依洛乡的彝家村寨,从最初不上色的原木用品到髹了土漆的黑色用品,再到用了土漆、银朱和石黄等珍贵天然原料进行人工彩绘的精美彝族漆器,这一民间手工技艺在四川喜德已有10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到近现代,主要由居住在这里的吉伍家族传承。

吉伍巫且深得父亲的真传,成了民间公认的彝族漆器髹饰高手,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漆器的制作工艺复杂,从制作胚胎到彩绘、阴干,共有40余道工序,耗时可达半年。

1992年,吉伍巫且开办了自己的工艺厂。然而,因手工漆器的价格较贵,许多彝族人开始使用大众化陶瓷餐具,传统彝族漆器市场大幅缩水。为求生存,他大胆开发了几十种新产品,重点在产品造型、纹饰、色泽、手艺上下工夫,以迎合受众的审美。一番艰难转型后,吉伍巫且家的漆器生意终于有了一些起色。

除了应对市场的挑战外,吉伍巫且还要面临传承的艰难。“想把这门工艺延续下去就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吉伍巫且告诉记者,自己打破了“传内不传外,传媳不传女”的家规,向更多“门外人”开放这门手艺。

在传授时,严于律己的吉伍巫且要求他们每个细节都要做到位。但即便如此,仍有许多徒弟或学艺不精或半途而废,漆器工艺的传承依旧困境重重。

非遗传承的破题之路

一个利好的趋势是,近年来,面对人才和市场两大制约非遗传承的致命伤,凉山州探索出了“非遗+”的破题之路。

“‘非遗+传承’,通过就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加到非遗的培训中,这样既传承了文化,也提升了大家的技艺。”凉山州政府负责人介绍。据了解,非遗代表性企业——贾佳服饰公司主动融入全州脱贫攻坚行动中,共举办了5期彝绣主题培训班,吸引到100余名农村青年妇女参加培训,采取“公司+农户”模式使参训学员在贾佳服饰实现就业。

“如何解决非遗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当下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难点所在。”相关非遗保护专家对记者谈到,很多非遗已经成为过去生活方式的一种记忆,要让这种传统记忆在现代生活中活起来,就必须寻找非遗的传统性与当代时尚性、现代性的结合点。而目前凉山州所探索的“非遗+”模式不失为可以借鉴的破题之路。“‘非遗+市场’是另外一条路子,以市场为平台,充分发挥‘凉山工匠’的原创作用,让原汁原味的非遗成为农村群众致富的助推器。”负责人进一步表示,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把传统彝族银饰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加工、运输和销售一条龙,正是对这一思路的积极探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