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道在线咨询: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道>>奇虎360退出纽交所 欲借“私有化”再狠赚一把

奇虎360退出纽交所 欲借“私有化”再狠赚一把

2016-07-31 20:50:53 来源: 作者: 【 】 浏览:2080次 评论:0
 

从奇虎360公司获悉,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公司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私有化交易完成。届时,奇虎360的股票将不再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

事实上,早在2015年就有360预计私有化的风声传出,当时业界普遍认为,这不过是360拆分旗下业务的烟幕弹。但随着6月17日奇虎360创始人周鸿袆的一份不具约束的提案,让雾里看花的360私有化之路最终盖棺定论。

“私有化”走热

奇虎360只是近两年来摘牌纽交所的中国科技型企业大军中的一员。曾经接二连三热火朝天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登陆纽交所的热潮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私有化之路”开始成为中国企业追逐的新名词。

回顾近期以来,宣布退出纽交所的中国企业,一拨接着一拨。

若追溯更早时候,空中网、盛大游戏、完美世界、巨人网络、分众传媒等互联网公司,其私有化进程,似乎从来不缺故事。直至2016年上半年,已经有24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收到了私有化要约。

中国企业为何纽交所频频摘牌?

中研普华研究员谭小龙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海外退市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上市企业受到股东的限制太大,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公众的眼中,企业决策受到太大影响;二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一直较为低迷,特别是近期英国退欧事件对全球经济影响很大,股市受到的不良波动明显,企业估值有很大的下降风险;三是国外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有很大的认知差异,以阿里巴巴来说,在我国阿里巴巴算得上是“如日中天”,但是在纽交所上市之后一路跌停,美国投资者根本不看好“阿里巴巴”,很多在纽交所上市的我国企业普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估值并不能让上市企业满意。

巨大的利益驱使

几乎所有拟私有化的企业,都表明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价值被低估。

在2016年6月致公司内部员工邮件中,奇虎360创始人周鸿袆就曾表示,于纽交所上市的360估值较低,并未充分体现公司的价值。以主营业务跟360相似的A股海隆软件为例,其市值突破700亿元,但2014年净利润只有1.18亿元。而奇虎360的同年净利润是21.8亿元,是海龙软件的17.8倍。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海隆软件为382倍,而奇虎360市盈率只有38.4倍。换句话说,奇虎360盈利是海隆软件17.8倍,市值却几乎一样。

从与A股的市场估值对比来看,互联网概念股受A股投资市场热捧,而美股市场对科技股的认可则大打折扣。乐视网与优酷土豆作为相同的互联网视频公司,前者在创业板总市值接近1000亿元,而在美国上市的后者市值为350亿元,三倍差距。

目前来看,A股股价的飙升以及公司的高估值是吸引中概股回归的重要因素。以奇虎360为例,一旦回归A股,按照目前软件股150倍的市盈率,其市值将会飙升4倍以上。

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马英才博士指出,国内政策环境利好刺激在美上市中国互联网企业私有化退市。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的各类“互联网+”支持政策,给予了互联网企业通过私有化退市回归A股市场的决心。

此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改革激励企业国内上市。新三板、战略新兴板一方面具有限制少,门槛低、无需排队等一系列优势吸引互联网企业;另一方面在企业规模、现金流、盈利标准等上市条件上更具包容性,受到互联网企业的青睐。

谭小龙告诉记者,从纽交所退市,很多企业都有回归A股的意向,比如盛大游戏在回归之后就一直在筹备重新在A股上市,当然这种意向,受国内A股高估值情况很大影响,同一行业的企业,在A股的估值,往往要比国外纽交所的估值要高出十倍甚至百倍以上,从纽交所退市以后,再从A股重新上市,凭借国内A股的高估值,可以实现几倍的资本增值。

巨大的利益驱使,显然给了退市企业回归A股巨大的动力和空间。

重开战略新部署

中概股的回流,体现着企业对自身发展战略的规划。

以奇虎360为例,作为一家较早的信息安全类公司。随着政府部委、央企以及大型名企在信息安全上的愈加重视,国内的信息安全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而360在部委和央企的采购名单中处于优先级。

虽然中国政府没有明令禁止外国信息安全公司进入,但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困难。

作为中资背景的美国上市企业,奇虎360无疑非常尴尬。纽交所的外衣,国内的安全业务,这种“纠缠”无疑使360地位尴尬且未来发展方向不明朗。

有消息表明,中国政府在360回归A股的问题上相当“积极”,这也就不难理解周鸿袆为何有底气“大胆”提出私有化。

市场估值过低通常是企业私有化行为的一个诱因,企业的管理层对公司的发展长期看好,股东认为把上市公司变为私有公司更有利于长期发展。但市场估值不应当成为私有化的唯一重要标准,纯粹的价值驱动而不结合企业战略规划,无疑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