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道在线咨询: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中国文化报道>>从海昏侯墓中的金饼和铜钱看汉代的货币制度

从海昏侯墓中的金饼和铜钱看汉代的货币制度

2016-06-22 18:04:59 来源: 作者: 【 】 浏览:1184次 评论:0

西汉货泉甲天下

从海昏侯墓中的金饼和铜钱看汉代的货币制度

  作者:王金中

  中国古代把货币叫“货泉”,“泉”即为钱,表示“流行如泉也”。有人称,古代货币就是一块巨大的社会化石,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信息。而在海昏侯刘贺墓北藏阁的钱库中,出土了堆积如山的汉代五铢钱,重量竟达十余吨!一位考古人员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点清,这批“汉五铢”总数多达200万枚。此外,还在主椁室西室和主棺中出土了385枚金饼,成色均达到99%。这在考古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不仅证明了刘贺家族的雄厚财富与实力,而且对于我们认识汉代的经济制度特别是货币制度,提供了大量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秦始皇没有完全实现货币的统一

  提到“汉五铢”就不能不说“秦半两”,而要说清“秦半两”就不能不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货币制度。

  现在看,秦始皇极力推行的统一货币的制度,成功之处主要有三点:

  其一,下令废除战国时期各国发行的货币,如齐国的“法化刀”,楚国的“蚁鼻钱”,燕国的“明刀”,韩国的“方足布”,赵国的“尖足布”,魏国的“桥足布”等等。这是货币统一的基础。从此,各国货币都退出了流通领域,成了文物骨董,只能在墓葬、博物馆和收藏家那里见到。

  其二,将货币分为两种,即上币——黄金、下币——铜钱,其余如布、珠、玉、贝、银等,为宝不为币。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所说:“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从而确立了金属货币的体系。这个制度是非常成功的,一直被后代沿用。由此亦可知,海昏侯墓出土的镶有琉璃的48枚马蹄金和25枚麟趾金,是宝物而不是货币,祭祀用的。顺便说一句,许多人问我,那些马蹄金和麟趾金上,为什么会铸有上、中、下的字样?(图1)我个人认为,因为这些马蹄金和麟趾金是作为酎金献给皇帝助奠用的,而汉代皇帝是在长安“明堂辟雍”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明堂辟雍”是一座重要的早期坛庙,外围是一个方院,内中是一个圆台,圆台上的建筑共有上、中、下三层,有点像如今的天坛圜丘。所以,马蹄金和麟趾金的上、中、下字样,其实就是在“明堂辟雍”中摆放的相应位置。

从海昏侯墓中的金饼和铜钱看汉代的货币制度

图1

  其三,铸造“秦半两”,(图2)它的形制是模仿玉璧,先秦时是外圆内圆,后来为外圆内方,是天命皇权的象征。正如《吕氏春秋》中所说:“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这种外圆内方的制钱模式,圆中有方,方外有圆,刚柔并济,静动结合,达到了匀称均衡之美的境界,在中国一直延用了两千余年。

从海昏侯墓中的金饼和铜钱看汉代的货币制度

图2

  作为全国通行的法定货币,到底有多重呢?先说上币——黄金,它以镒为单位,每镒20两。这种货币具有贮藏和大额支付的功能,一般只在上层社会中使用,并不在市场上流通。再说下币——铜钱,以两为单位,当时,一两等于24铢,半两便为12铢。也就是说,“秦半两”的法定重量为12铢,它在市场上大量流通。相传,“半两”二字为丞相李斯以小篆体书写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的传世之作。“半两”二字分别列于方孔两侧,钱文凸起,布局严谨,笔画方折,苍劲雅致,反映了秦始皇把统一货币与统一文字这两件大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那么,“秦半两”究竟实现了统一全国的货币吗?至少没有完全实现!因为中国的版图实在太大了,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实在太大了,而秦朝存在的时间又实在太短了。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铜的冶炼和铸造能力,以及交通运输状况,“秦半两”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由中央政府统一制造,因此法律规定各路诸侯王、各郡县主都可以铸造。一些商贾富豪也自己铸钱,这样就出现私铸铜钱成风。试想,如果一种货币的制造和发行是多元化的,全国能够完全统一吗?果不其然,公元前210年,秦国出现了“复行钱”,虽然还叫“秦半两”,但重量却只有8铢,钱文笔画纤细,“半两”二字稍倾斜。“复行钱”的使用,从法律上承认了减重钱的合法流通。这个口子一开,各地铸钱便开始纷纷偷工减料,致使铜钱大小不一,薄厚不均,轻重不等,全国的货币开始出现了严重的混乱。

  到了公元前206年前后,秦灭汉兴,战乱不断,为了筹集军费,各地自行铸造钱币,虽然仍叫“秦半两”的旧名,但实际重量却越来越轻。汉高祖刘邦借故“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也就是允许民间减重铸钱,哪知这一减便不可收拾,一种“榆荚钱”便应运而生。(图3)

从海昏侯墓中的金饼和铜钱看汉代的货币制度

图3

  “榆荚钱”顾名思义,是以钱形轻小如榆荚而得名,上面的文字仍是“半两”,但实际重量则不足三铢。由于钱太轻,“入水不沉,应手而破”,加上“不轨逐利之民”的囤积居奇活动使物价上涨,“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于是在公元前186年“行八铢钱”;但到公元前182年又“行五分钱”(即五铢);到公元前175年“孝文五年,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到公元前140年即汉武帝建元元年,“行三铢钱”;到公元前136年又“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可见,“汉承秦制”的货币制度越来越混乱。导致的恶果就是,作为交换媒介的信用大大降低,“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即物价上涨,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